早在2014年6月,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《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》,明確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和綜合管廊建設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(PPP)試點工作,六盤水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迎來了曙光——申報首批城市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。
2015年10月,在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下,六盤水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PPP項目正式開工建設。
在六盤水鳳凰大道施工現場,已建成的管廊如一條“地龍”在馬路下蜿蜒伸展。電力艙、綜合艙、天然氣艙三間規矩“大房子”并排而立,3.6米高的舉架并不令人感到憋悶,寬敞的“房間”能容維修車在管道間行駛,各類PVC管有序安放在管廊內和墻體橋架上。電力艙中從上至下依次排列著10KV電纜、電力光纖、光電、聯通、移動、電信等標示;綜合艙里中水、熱力、給水等粗大管道有序排列。按照目前規劃,建成后,所有市政管線都會按照這樣的順序集中“定居”在此,至少100年!
“這是一處三艙管廊,在其他路段,還有單艙、雙艙和四艙管廊,我們根據市政規劃的具體需要確定管廊的體量。”六盤水城市管廊建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(簡稱管廊公司)總經理苗戰中對記者說,“目前,項目已完成投資約9.4億元,已開工26.7公里,成品管廊近8.14公里。在全國首批十個地下綜合管廊示范城市中,我們的建設速度和質量都遙遙領先。”
六盤水推進管廊建設的熱情基于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。當前大多數城市建設工程管線,或是采取直埋方式,或是占用城市空中空間。不但各個專業管線鋪設數據難以厘清,有效監管實施困難,也很不利于管線保養。一旦進行維修,就需對道路反復開挖、展開空中作業。六盤水住建局黨委書記周學峰介紹說,“傳統建設耗費大量時間、人力和財力,造成重復建設,影響市容和群眾生活,備受詬病的‘空中蜘蛛網’、‘馬路拉鏈’等問題,癥結就在于此。應該說,能否讓各路管線有個安穩的‘家’,直接決定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,甚至未來發展的承載能力。”